浪子回頭海報  

傳統戲曲中描寫母愛的劇目不在少數,但是對於父親的形象則偏重威權及勢力。2015年台灣歌仔戲班劇團推出父親節特別演出,跨越時空結合西方聖經寓言故事《浪子回頭》與台灣傳統古冊戲《金玉奴》、《碧玉簪》、新劇《青春悲喜曲》等部名作,比較東西方社會和跨文化背景中的父子情誼。

《金玉奴》是民間故事改編,敘述乞丐金松疼愛女兒不惜犧牲自己;《碧玉簪》描寫傳統家庭中父權的威嚴;《浪子回頭》描述富家子背棄父親離家,最終體會親情的可貴;《青春悲喜曲》為台灣流行歌謠故事改編,描寫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在中年的悔恨。

這四齣戲描寫不同價值觀念的社會中,父親對孩子的教養態度、表達感情的方式,刻劃細膩。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感情日趨疏離,親子關係也逐漸改變,透過〈名家名作〉系列邀請優秀歌仔戲演員對傳統故事及古老寓言的重新詮釋,傳達「彼此相愛」的信息,讓親子關係從傳統的威權對立慢慢走向彼此信任、互相體諒和認同。

 

《浪子回頭》

86()下午230《浪子回頭》

86()晚上700《浪子回頭》

主要演員:王蘭花、許秀琴、謝麗真、王秀文、沈花梅、王秋冠

本劇為新約聖經故事改編,描寫浪子因家中富有、不務正業,每天吵鬧分家,父親無奈答應;浪子散盡家財、志轉消沉,淪落異鄉為奴。流浪異鄉的浪子遇見了許多奇異的人、也歷經了一段奇異的旅程;在屢次遭逢坎坷的遭遇之後,浪子要如何回轉故鄉?不斷被否定和背叛的父親會再次選擇原諒嗎?本劇由王蘭花、許秀琴兩位優秀演員繼《約瑟的新衫》、《桃花搭渡》之後再次合作,西方的父子親情與東方的詮釋,精彩可期。

 

《金玉奴》

87()晚上700《金玉奴》

主要演員:林美香、王蘭花、沈花梅、杜玉琴、王秋冠

*劇情簡介:

書生莫稽趕考錯過科期,回鄉途中貧病交加,昏倒在乞丐金福家門口。金福與女兒金玉奴相依為命,風雪中金玉奴救回莫稽,金福見是讀書人,將玉奴許配他為妻,並承諾乞討資助他上京求名。不料莫稽高中後,發覺金家的乞丐身分成為他的仕途障礙,若是趕走他們於良心有虧,留下他們又將成為終生難以啟齒的陰影,莫稽陷入兩難…

*演出特色:

本劇為台灣歌仔戲經典古冊戲保存劇目,綜合杜玉琴及林美香兩位演員表演之精華編為定型劇本;2012年「活戲工作坊」曾帶領學生演出,受到熱烈迴響。本劇原本自京劇改編,但在歌仔戲藝人詮釋之下,對於乞丐金福與金玉奴的父子感情描寫深刻,金福為了獨生女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,「莫稽無情」與最後金玉奴「棒打薄情郎」演法也與京劇不同,別具表演特色。

 

《碧玉簪》

88()下午230《碧玉簪》

主要演員:廖秋、杜玉琴、王秋冠、王秀文、沈花梅、謝淑蓮

*劇情簡介:

明代尚書李廷甫將妹妹李秀英許配王裕之子王玉林。秀英表兄顧文友求親不成,利用花園拾得之碧玉簪,串通媒婆偽造書信,假裝與秀英有曖昧情誼。王玉林在新婚之夜拾獲碧玉簪與情書,引起誤會,對秀英百般冷淡。秀英百思不得其解,一場莫須有的誤會在傳統含蓄的大家庭當中默默延燒、終至不可收拾…

*演出特色:

本劇又名《狀元及第》,為廖秋女士拿手劇目,廖秋女士在電視歌仔戲風行的年代曾與楊麗花合演,廣受好評。劇中經典折子〈三蓋衣〉唱作繁重、考驗苦旦功力。雖然為傳統古冊戲,但是在兩個親家爭論之間充滿語言趣味,表兄由愛而生妒恨、生旦之間的情感處理都饒富古意,需有相當的傳統表演基礎。本劇在舞台上已經很少呈現,廖秋女士的版本將可為年輕一輩的旦角演員留下精采的紀錄。

 

《青春悲喜曲》

88(六)晚上700《青春悲喜曲》

主要演員:王蘭花、許秀琴、林美香、謝麗真、王秀文、王秋冠、沈花梅

票價為20030050080010001500 (本場1500元為公益贊助票區,恕不折扣)

 

    青春悲喜曲由陳達儒作詞,是1960年代盛行一時的台語流行歌。歌曲中帶有旁白,引發人想像並編為戲劇,在內台戲時代已經流傳戲班之間。本劇為重新修編,敘述台南一間診所醫生吳漢昇與護士秀卿相愛,秀卿暗結珠胎,才知漢昇家中已有妻子,漢昇無法承認這段婚外情,迫使秀卿無奈離開,投奔表姊桂蓮。桂蓮在歌廳駐唱,願意幫助秀卿,但是卻無意間破壞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婚姻,文淮誤以為孩子是桂蓮所生,傷心的遠走他鄉…。

    一個孩子誕生之前似乎有許多離別和悲傷展開,但是孩子漸漸長大,新生命卻帶來了盼望,也帶來天倫重逢的奇蹟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